Java 数组、排序和查找
Java 数组、排序和查找
sinarcsinx数组:可以存放多个同一类型的数据。数组也是一种数据,是引用类型。
即:数组就是一组数据。
一维数组
数组可以是多个相同类型数据的组合,实现对这些数据的统一管理。
数组中的元素可以是任何数据类型。包括基本类型和引用类型。
数组的下标从 0 开始。且必须在指定范围内使用,否则报错。
数组属于 引用类型,数组型数据是 对象(Object)
数组创建后,如果没有赋值,有默认值:int(0),short(0),byte(0),long(0L),float(0.0F),double(0.0),char(000),boolean(false),String(null),Object(null)
数组的构造方法:
使用数组的步骤:1.声明数组并开辟空间 2.给数组各个元素赋值 3.使用数组
构造方式1:动态初始化
1
2
3int[] ints = new int[5]; // 创建了数组 name,存放5个int
int ints2[] = new int[1]; // 这种写法也行
ints[2] = 15; // 访问数组第3个数构造方式2:动态初始化
1
2
3char[] chars; // 先声明数组 name,此时数组是 null
chars = new char[2]; // 分配内存空间,可以存放数据了
chars[1] = '\t';构造方式3:静态初始化
1
2boolean[] bools = {true, false, true, false};
String[] strs = new String[]{"阿伟,你又在打电动噢", "烦啦"};确切知道数组每个元素的场合可以用这个方法。
数组的使用方法:
访问数组元素:
数组名[元素下标]
其中,元素下标从 0 开始编号。如:访问 strs 数组的第一个元素
strs[0]
数组长度:
数组名.length
是一个 int 值。不能通过试图改变该值来改变数组容量
数组赋值机制
基本数据类型赋值,赋值方式是值拷贝。这个值就是具体的数据,且互不影响
数组在默认情况下是引用传递,赋的值是地址,赋值方式为引用传达。
1
2
3int[] array1 = {0, 0, 0};
int[] array2 = array1;
array2[0] = 100;上述情况下,
array1[0]
也会变成100
。因为数组在 JVM 的 栈 里是一个地址,指向 堆 里的一个空间。这两个数组在上述情况下指向同一空间。1
2
3
4
5
6int[] array1 = {0, 0, 0};
int[] array2 = new int[array1.length];
for (int i = 0;i < array1.length;i++) {
array2[i] = array1[i];
}
//同 int[] array2 = Arrays.copyOf(array1,array1.length);上述方式拷贝后,两数组相互独立。
数组的扩容
当数组达到上限时,创建一个容量更大的新数组。将旧数组的元素依次放入,之后替换旧数组。
以下是一个扩容方法:
1 | import java.util.Scanner; |
二维(多维)数组
1 | int[][] ints; // 声明一个二维数组 |
二维数组实际是由多个一维数组组成的,它的各个元素的长度可以相同,也可以不同。
数组是一个对象,所以二维数组的元素存放的是一维数组的地址。
二维数组构造方法:
构造方法1:动态初始化
1
int[][] many_ints = new int[3][4] // 创建 有3个 包含4个元素的一维数组 的二维数组
构造方法2:动态初始化
1
2double[][] many_doubles; // 先声明变量
many_doubles = new double[3][4]; // 再开辟空间构造方法3:动态初始化-列数不确定
1
2
3
4char[][] many_chars = new char[3][]; // 创建一个三行列数不确定的二维数组
for (int i = 0; i < 3; i++) {
many_chars[i] = new char[i + 1]; // 此时,每个数组空间依次增大
}构造方法4:静态初始化
1
int[][] many_many = {{1, 3}, {4, 10, 2}, {95}};
二维数组使用方法:
ints.length
:该二维数组的长度,这里是 3ints[0]
:该二维数组的第一个子数组ints[0].length
:该二维数组的第一个子数组的长度,这里是 4ints[1][0]
:该二维数组第二个子数组的第一个元素的值,这里是 21
多维数组(不规则数组):
- Java实际上没有多维数组,只有一维数组。多维数组被解释为数组的数组。
- 由于Java可以单独地访问数组的某一行,所以可以让两行交换
查找算法
在 Java 中,常用的查找有 4 种:
- 顺序查找(遍历)
- 二分查找
- 插值查找
- 斐波那契查找
线性查找
逐一比对,直到发现目标值
1 | public static int seqSearch(int[] array, int target) { |
二分查找
二分查找要求数组必须是有序数组。
每次取出那个中位数。目标值大于中位数的场合,则在较小一侧的范围内继续二分查找。否则在那个较大一侧查找。
递归方式二分查找:
1 | public static int binarySearch(int[] array, int target) { |
非递归方式二分查找:
1 | public static int binarySearch2(int[] array, int target) { |
插值查找
插值查找类似于二分查找,但其不是取出中位数,而是从自适应的位置取出一个元素
那个自适应的取出位置 mid = low + (target - arr[low]) × (high - low) / (arr[high] - arr[low])
如若那个目标值更靠近某一端,这个自适应的取出位置也会更接近那一端
1 | public static int insertSearch(int[] array, int target) { |
斐波那契查找
斐波那契查找原理与前两种类似,仅仅改变了中间节点的位置。
其中间节点不是中位或插值,而是位于黄金分割点附近。
排序算法
排序也叫排序算法。是将一组数据,依指定的顺序进行排列的过程
排序分为两类:
内部排序:将所有要处理的数据加载到内部存储器中进行排序
内部排序主要有以下几种:
- 插入排序:直接插入排序、希儿排序
- 选择排序:简单选择排序、堆排序
- 交换排序:冒泡排序、快速排序
- 归并排序
- 基数排序
外部排序:数据量庞大,无法全部加载到内存中,需要借助外部存储进行排序
如:合并排序法、直接合并排序法
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:
排序法 | 平均时间 | 最差情形 | 稳定性 | 额外空间 | 说明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冒泡排序 | O(n2) | O(n2) | 稳定 | O(1) | n 小时较好 |
交换排序 | O(n2) | O(n2) | 不稳定 | O(1) | n 小时较好 |
选择排序 | O(n2) | O(n2) | 不稳定 | O(1) | n 小时较好 |
插入排序 | O(n2) | O(n2) | 稳定 | O(1) | 大部分已排序时较好 |
基数排序 | O(n × k) | O(n × k) | 稳定 | O(n) | k 是 “桶” 的个数 |
Shell 排序 | O(n㏒2n) | O(n㏒22n) | 不稳定 | O(1) | n 大时较好 |
快速排序 | O(n㏒2n) | O(n2) | 不稳定 | O(n㏒n) | n 大时较好 |
归并排序 | O(n㏒2n) | O(n㏒2n) | 稳定 | O(1) | n 小时较好 |
堆排序 | O(n㏒2n) | O(n㏒2n) | 不稳定 | O(1) | n 大时较好 |
稳定性:排序后,那些原本相等元素的相对顺序不改变
冒泡排序
冒泡排序:通过对 待排序序列 从后向前遍历,依次比较相邻元素的值。若发现 逆序 则交换。
如此,各元素不断接近自己的位置。值较大的元素逐渐向后移动,就像水下的气泡一样逐渐上浮。
特别地:如果在某次排序中没有发生过任何交换,则此时是已完成排序,可提前结束排序过程。
1 | 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_sort(int[] array) { |
如果有 n 个元素,就进行 n - 1 轮排序,第 k 轮排序比较 n - k 个元素,并进行最多 n - k 次交换。时间复杂度为 O(n2)
对随机数组 int[] array(array.length = 80000;array[i] ∊ [0, 107))进行冒泡排序。
选择排序
选择排序:从待排序序列中,按指定规则选出某一元素,再依照规定交换位置后达到排序目的。
从待排序序列中找出最小值,与下标 0 位置元素交换。之后在剩余元素中找出最小值,与下标 1 元素交换。以此类推,直到完成。
1 | public static void choice_sort(int[] array) { |
如果有 n 个元素,就进行 n - 1 轮排序,第 k 轮排序比较 n - k 个元素,并进行 1 次交换。时间复杂度为 O(n2)
对随机数组 int[] array(array.length = 80000;array[i] ∊ [0, 107))进行选择排序。
插入排序
插入排序:在待排序序列中的元素,以插入的方式找寻该元素的适当位置,以达到排序目的。
将待排序序列的元素视为一个有序表和一个无序表。起初,有序表中只有一个元素,无序表中有 n - 1 个元素。
排序过程中每次从 无序表中取出第一个元素,把它依次与有序表元素进行比较,确定其在有序表的位置,将其插入有序表 ,成为新的有序表 。
1 | public static void insert_sort(int[] array) { |
如果有 n 个元素,就进行 n - 1 轮排序,第 k 轮排序需要进行 k 次比较、移动或插入。时间复杂度为 O(n2)
对随机数组 int[] array(array.length = 80000;array[i] ∊ [0, 107))进行插入排序。
希儿排序
希儿排序:是希儿通过在量子之海中领悟事物的演变模式,于 1959 年提出的一种排序算法。
希儿排序也是一种插入排序,是简单插入排序的高效改进版。也称为:缩小增量排序。
希儿排序是把待排序序列按下标的一定步长进行分组,对每组使用插入排序法。随着步长逐渐减少,每组包含的元素个数也越来越多。
当步长减至 1 时,整个待排序序列恰被分为 1 组,算法便中止。
1 | public static void seele_sort(int[] array) { |
如果有 n 个元素,就进行 ㏒2n 次排序。每轮排序最多进行 k*
n 次比较、移动或插入。因此,时间复杂度为 O(n㏒2n)
对随机数组 int[] array(array.length = 80000;array[i] ∊ [0, 107))进行希儿排序。
快速排序
快速排序:是对冒泡排序的一种改进。通过一趟排序,将待排序序列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,其中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比另一部分小,再按此方法对这两部分数据分别进行快速排序。
整个排序过程可以递归进行,最终使整个数据变成有序序列。
1 | public static void quick_sort(int[] array) { |
如果有 n 个元素,就进行 ㏒2n ~ n 次排序。第 k 轮排序最多进行 2n - 2k - 1 次比较、交换或插入。因此,时间复杂度为 O(n㏒2n),最差情况为 O(n2)
对随机数组 int[] array(array.length = 80000;array[i] ∊ [0, 107))进行快速排序。
归并排序
归并排序:利用归并的思想实现的排序方法。该算法采用经典的分治策略(将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,然后分而治之)。
对 2 个元素进行比较、排序,是很容易的。对 2 个有序序列,将其合并为新的有序序列,也是容易的。
因此,我们把待排序序列分成许多组,每组包含 2 个元素,并对每组进行排序。再逐渐合并那些组,最终就能得到一个完整的有序序列。
1 | public static void merger_sort(int[] array) { |
如果有 n 个元素,就进行 ㏒2n ~ n 次排序。每轮排序最多进行 2n 次比较或插入。因此,时间复杂度为 O(n㏒2n)
对随机数组 int[] array(array.length = 80000;array[i] ∊ [0, 107))进行归并排序。
基数排序
基数排序:属于分配式排序(又称 “桶排序”。顾名思义,通过键值各个位的值,将待排序序列的元素分配至某些桶中,达到排序的作用)。基数排序是经典的空间换时间的算法。
基数排序法是桶排序的扩展。将整数按照位数切割成不同数字,然后按照每个位数分别比较。
该方法只能用于比较正数。
1 | public static void radix_sort(int[] array) { |
根据那个最大数值的不同,需要进行 r 轮排序。每轮排序进行 3n 次计算、插入。因此,时间复杂度是 O(n㏒RB)
对随机数组 int[] array(array.length = 80000;array[i] ∊ [0, 107))进行基数排序。
堆排序
堆排序:利用 堆 数据结构而设计的一种排序算法。堆排序是一种选择排序,也是一种不稳定排序。
堆 是具有以下性质的二叉树:
大顶堆:每个节点的值都大于等于其子节点的值
即,对于任意节点 arr[i] 都有 arr[i] >= arr[2 * i + 1] 并且 arr[i] >= arr[2 * i + 2]
小顶堆:每个节点的值都小于等于其子节点的值
即,对于任意节点 arr[i] 都有 arr[i] <= arr[2 * i + 1] 并且 arr[i] <= arr[2 * i + 2]
将 待排序序列 构成一个 大顶堆(数组形式)
从最后一个非叶节点开始,从左至右,从下至上进行调整。
调整时如果乱序,则将子节点中较大方的值与该节点交换即可。交换后,那些子节点乱序的场合也要依次调整。
调整完成后,就得到了一个 大顶堆。
此时,堆顶元素即整个序列的最大值。将其 与队列末尾元素交换。
对剩余元素进行调整,使其恢复成 大顶堆。
重复上述步骤,就得到了有序序列。
堆排序
1 | public static void heap_sort(int[] array) { |
对随机数组 int[] array(array.length = 80000;array[i] ∊ [0, 107))进行堆排序。